上海某測量儀器有限公司純水處理案例
1.1 項目概況
本工程為超濾水處理系統,出水達到后續系統要求,主要用于除去水中的銅、鐵、懸浮物、細菌和微生物,系統包括配套的反洗、清洗、加藥等系統。系統的配置和設置滿足進水條件下的要求,以全自動、節能、節水、操作簡單、環保及安全為原則,并保證系統能長期穩定運行。
1.1.1 進水水量
系統規模:Q=20m3/h
超濾裝置的凈出力為:20m3/h,回收率為≥90%(運行三年內)
超濾系統,包括超濾反洗、超濾化學清洗、超濾加強反洗加藥等單元。
1.1.2 處理要求
No. |
項目 |
Item |
保證值Guarantee values |
備注 Note |
1 |
銅綠假單胞菌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0 |
|
2 |
菌落總數22℃ |
Total plate count 22℃ |
≤100CFU/ml |
|
3 |
菌落總數36℃ |
Total plate count 36℃ |
≤100CFU/ml |
|
4 |
產水水質 |
Quality of water produced |
SDI≤3 |
|
5 |
濁度 |
Turbidity |
≤0.4 NTU |
|
6 |
過濾周期 |
Filtering cycle |
≥30 min |
|
7 |
水的回收率 |
Recovery of water |
≥90% |
|
8 |
反洗總歷時 |
Total duration of back washing |
≤2min |
|
9 |
化學清洗周期 |
Chemical cleaning cycle |
≥30 d |
|
1.2 處理工藝
預處理®超濾裝置®超濾水箱®后續系統
上述流程為系統原則性基本流程,預處理可以通過100μm的預過濾去除原水中所含的大塊懸浮物(特別是容易糾纏住中空纖維難以排出的纖維狀垃圾)供給膜組件。
我方結合自身產品特點在本規范書中提出合理建議,盡量減少系統耗水量,提供最優方案。
本工程為超濾水處理系統,出水達到后續系統要求,主要用于除去水中的銅、鐵、懸浮物、細菌和微生物,系統包括配套的反洗、清洗、加藥等系統。系統的配置和設置滿足進水條件下的要求,以全自動、節能、節水、操作簡單、環保及安全為原則,并保證系統能長期穩定運行。
超濾采用PALL公司獨特的中空纖維膜。超濾膜元件的選型根據原水的水質和原水受污染的程度來選擇親水性強、透水量大、化學穩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強及機械強度高的膜,膜孔隙由乙方優化確定。膜組件的組合方式由乙方根據原水水質、回收率及產水量等因素決定。膜元件的設計水通量按照膜元件制造廠商《導則》中規定的水通量低值選取。
超濾裝置給水及出水管等設有足夠的接口及閥門,以便清洗時與清洗液進出管相連。
超濾膜元件采用立式,并列布置的方式,每一列的進出水母管設置閥門,以便清洗時與清洗液進出管相連接。膜組件安裝在組合架上,組合架上配備全部管道及接頭,還包括所有的支架、緊固件、夾具及其它附件。管道、法蘭材質適應超濾裝置清洗介質的防腐要求。閥門均采用防腐型閥門。
超濾裝置的運行及反洗為自動控制,超濾系統的運行、反洗、次氯酸鈉加藥、化學清洗等具體設備操作由整套除鹽水處理控制系統(PLC)對超濾系統的整體啟動/停止進行操作,并能夠將超濾系統的運行/停止/故障狀態信號及其它控制要求信號上傳至PLC。
超濾裝置設置一臺就地儀表操作盤,在就地盤上可讀出有關工藝參數。
超濾系統測量配置點及數量等要滿足本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需要。
超濾裝置出水管上設置取樣接口。每個超濾膜組件產品水管設置透明管以診斷膜元件斷絲和確定系統的運行情況。
當膜間壓差較高時,超濾裝置將發出報警信號,需方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化學清洗。
每套超濾裝置與反洗系統、清洗系統相連。
超濾裝置在運行中由于水中各類物質的污染,超濾的透膜壓差(TMP)會上升。當其達到設定值時就需要對超濾膜進行反洗,以降低透膜壓差。任何一列超濾裝置的反洗和化學清洗都是在線進行的。反洗系統包括反洗水泵、100μm反洗過濾器、反洗加藥裝置(包括反洗加氯裝置或其它加藥裝置)、閥門、管道、拆卸靈活密封可靠的接頭及就地流量及壓力表等。反洗系統取水來自超濾產水箱。反洗的間隔持續時間可以用PLC設置或變更。反洗系統的控制采用程序自動運行。反洗裝置加藥程序可由PLC來控制計量泵的自動加藥和加藥的種類及順序。
化學清洗裝置的選擇根據給水水質和所選用超濾裝置膜元件的特性確定。清洗系統包括清洗藥箱、清洗泵、清洗過濾器、閥門、管道及就地流量及壓力表等。配置清洗水箱和PH計,排放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31/199-2018)中三級標準的要求。
1.3 工程案例照片